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半月小说网 > 现代都市 > 万界来朝无删减+无广告

万界来朝无删减+无广告

苏晨 著

现代都市连载

第二位,吴承恩。吴承恩自小就非常聪明,他精于绘画、书法、填词,围棋,还喜欢看神仙鬼怪、狐妖猴精之类的书,然而这样的个性也注定了他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。公元1531年,吴承恩来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,不幸名落森山。失败后的吴承恩并没有灰心,反而更加刻苦学习。然而,第二次参加考试的他再次落第而归。这次落榜之后,古稀之年的吴父受不了刺激,撒手人寰。吴承恩悲痛欲绝守了三年孝,32岁时,他又参加了第三次考试,自以为顺利的他最终还是落榜了。悲愤交加的他也创作出了《西游记》的初稿,一直到吴承恩50岁时,才因为在书画领域的建树而被保送到国子监读书参加科考。但从国子监毕业后,吴承恩还是没有被分配到任何职位。公元1556年,吴承恩为了谋生,就去做了浙...

主角:苏晨秦始皇   更新:2024-11-01 13:31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晨秦始皇的现代都市小说《万界来朝无删减+无广告》,由网络作家“苏晨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第二位,吴承恩。吴承恩自小就非常聪明,他精于绘画、书法、填词,围棋,还喜欢看神仙鬼怪、狐妖猴精之类的书,然而这样的个性也注定了他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。公元1531年,吴承恩来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,不幸名落森山。失败后的吴承恩并没有灰心,反而更加刻苦学习。然而,第二次参加考试的他再次落第而归。这次落榜之后,古稀之年的吴父受不了刺激,撒手人寰。吴承恩悲痛欲绝守了三年孝,32岁时,他又参加了第三次考试,自以为顺利的他最终还是落榜了。悲愤交加的他也创作出了《西游记》的初稿,一直到吴承恩50岁时,才因为在书画领域的建树而被保送到国子监读书参加科考。但从国子监毕业后,吴承恩还是没有被分配到任何职位。公元1556年,吴承恩为了谋生,就去做了浙...

《万界来朝无删减+无广告》精彩片段


第二位,吴承恩。

吴承恩自小就非常聪明,他精于绘画、书法、填词,围棋,还喜欢看神仙鬼怪、狐妖猴精之类的书,然而这样的个性也注定了他在科举的道路上走不通。

公元1531年,吴承恩来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参加乡试,不幸名落森山。失败后的吴承恩并没有灰心,反而更加刻苦学习。

然而,第二次参加考试的他再次落第而归。

这次落榜之后,古稀之年的吴父受不了刺激,撒手人寰。

吴承恩悲痛欲绝守了三年孝,32岁时,他又参加了第三次考试,自以为顺利的他最终还是落榜了。

悲愤交加的他也创作出了《西游记》的初稿,一直到吴承恩50岁时,才因为在书画领域的建树而被保送到国子监读书参加科考。

但从国子监毕业后,吴承恩还是没有被分配到任何职位。

公元1556年,吴承恩为了谋生,就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,但没做多久,他就受人诽谤,回乡归隐。

由于宦途困顿,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,他也终于在公元1573年完成了《西游记》的撰写。

虽然吴承恩一生没能腾达,但是他跟他的小说已足以光照千秋。

《四大名著,明朝占了三个》

《伟大的预言家吴承恩,克隆技术,千里眼,顺风耳,筋斗云,换头术,长生不老,画地为牢,现在技术都证明了》

《人生都是西游记,我们都是取经人》

《西游记是不是他写的还不一定,是后人推理的》

《人活着的价值不是要拥有多少财富,而是证明你来过这个世界,让后来的人知道有你的存在,吴承恩做到了》

《西游记真的值得一看,既有批判社会现实,又有对社会理想改造的美好愿望》

《现在再看西游记才发现原来西游记是一个大寓言,里面有大智慧,根本就不是什么西天取经的故事,完全就是一个修行修心的心路历程》

大明。

嘉靖:看时间,这个吴承恩是朕这个时代的人。

看到吴承恩创作出西游记流芳后世,他内心要说不羡慕那是假的。

华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,不知有多少英雄人物。

可想要在天幕上留名被后世人传颂,却是千难万难。

就连他这个大明皇帝至今都没有出现在天幕上,可见这个难度有多大。

但现在他大明的吴承恩因为创作西游记,出现在天幕上,而且还被后世人夸赞,足以说明吴承恩的厉害之处。

像这样的人才,要是不能笼络到身边,那是他的失责。

“来人,把吴承恩找来。”

没有犹豫,嘉靖当即就下令派人去接吴承恩。

他想得很简单,既然吴承恩被后世人如此推崇,那他就施点隆恩封个官吧!

之所以这么做,主要是他自己心里有数,他在后世人心目中的形象估计不怎么好。

毕竟一个皇帝数十载不上朝,整日求道炼丹,很难得到后世人的好感。

他猜测,等天幕上播放关于他的视频时,估计后世人要骂他。

他一个大明皇帝,天下从来没有人敢骂他。

但因为天幕的神奇,即便后世人怒骂他,他也无可奈何,毫无办法。

所以,他给吴承恩封官,也是希望后世人看在吴承恩的面子上不要骂他。

等吴承恩把《西游记》续写完,他一定全力支持《西游记》的推广工作,让大明每一个百姓都知道《西游记》讲的是什么故事。

希望后世人看在他大力支持《西游记》的份上,能够少骂他几句。

吴承恩:四大名著?后世人这么重视我写的西游记啊!可我现在才写了一部分,看来,要早点把后面的故事写出来。

说实话,看到自己名字出现在天幕的那一刻,着实让他愣了一下。

他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也能流传后世。

但凡可以出现在天幕上,那必然是极大的荣誉,代表着名垂千古。

试问,天底下有谁不想千古留名呢!

虽然西游记让自己被后世人所熟知,但自己一生的命运多少有些悲惨。

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入朝为官,飞黄腾达。

可现在看来,直到自己身死也没有实现。

一想到这个,他的心情多少有点郁闷。

就连得知自己创作出西游记而名垂千古的喜悦也多少冲淡了些。

相比于生后名,他还是更在意生前名的。

就在他深思熟虑之时,宫里的太监前来传圣旨。

“吴承恩接旨,陛下要见你,跟我进宫吧!”

吴承恩胆战心惊的跟在小太监身后去面见陛下。

此时此刻,他的内心紧张万分,不知道陛下召见他干什么,是好事还是坏事。

但他猜测,大概率是好事。

毕竟后世人都在夸赞他编著的《西游记》,他身为大明人,也算是为大明争脸了。

估计陛下要奖励他吧!

想到这个可能,他的心扑通扑通的加速跳动。

他知道,决定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来了。

只要他见到陛下表现好,说不定就可以飞黄腾达。

想到陛下可能要询问关于西游记的内容,他在脑海中快速回想西游记的内容。

几年前他只是编写了西游记的一部分内容,随后就束之高阁没有续写了。

突然间,吴承恩脸色大变,一脸苍白之色。

他回想起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对玉皇大帝说的一句话。

“皇帝轮流做,明年到我家。”

这句话要是被陛下知道,还不得砍他头啊!

不过好在西游记没有写完,还没有交给书行出版,没有人知道这句话。

回家的时候只要改一下就行,问题不大。

想到这里,他才松了口气,放下心来。

“你就是编著《西游记》的吴承恩?”

嘉靖上下打量着跪在殿前的吴承恩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“回陛下,正是小人。”

“看后世人对你的介绍,这时候你应该只是完成了《西游记》的初稿吧!朕交给你一个任务,尽快完成《西游记》的编撰。等你完成了,朕封你个官做。”

“谢陛下隆恩,小人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。”

吴承恩一脸狂喜,满心激动,幸福来得太突然。


秦始皇:这后世人制作的东坡肉看起来很诱人啊,朕都想品尝一下。

刘邦:这东坡肉居然是猪肉制作的,猪肉有一股腥臭味,后世人也吃得下去吗?

刘彻:看得朕都馋了,不知道后世人是怎么处理猪肉的腥臭味的,看着真是诱人啊,来人,让御厨用羊肉按照后世人的法子制作一份东坡肉。

李世民:后世人吃得这么好,不知道后世百姓生活怎么样,是不是人人安居乐业。

赵顼:苏轼这么有名吗?制作的东坡肉都流传到后世了,那以后还要把他贬到黄州吗?

苏轼:色泽这么诱人的东坡肉真的是自己制作的吗,光是看一眼就流口水,不行,太馋了,立马动手烧制一份。

苏轼好友:恭喜苏兄,贺喜苏兄,苏兄名垂千古啊,连后世人都会制作苏兄的东坡肉。

永乐大帝朱棣:前几天刚刚吃过东坡肉,现在看到后人制作东坡肉,肚子里的馋虫一下子起来了,来人,让御厨赶紧制作一份送过来。

崇祯:就只有东坡肉吗?没有其他信息吗?大明最后的结局怎么样?是不是亡在朕手上了?

东坡肉的视频播放完后,评论区也是异常热闹。

《睡了一天,看了这个视频,去厨房转了转,吃了一勺豆瓣酱》

《弱弱的问一句,杭州有什么美食》

《斗音有些人真的够了,杭州就算是美食荒漠,东坡肉也要喷吗》

《你知道为什么苏东坡去杭州要自己发明菜了吧》

《苏轼很会吃啊,贬到杭州发明东坡肉,贬到海南发明羊蝎子,一路贬一路吃》

《可怜了他弟弟苏辙,一辈子都在捞他哥哥》

《苏东坡太豁达了,课本上的‘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’让我记到现在》

《苏轼:除非被贬,否则我不会出手》

《苏轼可是全能选手,诗词文赋书都是顶级,古今第一大文豪当之无愧》

《杭州亚运会也很精彩,那么多国家的运动健儿来我们大中华参加比赛,为我们国家感到自豪》

《我是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,遇到了很多国家的运动员,每个国家说的语言都不同,要是大家都说同一种语言该有多好啊,这样交流也方便多了》

《说到统一语言文字,就不得不说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,要是秦始皇统一世界,我们也就不用学习英语》

《是啊,秦始皇可惜了,活的时间太短了。他不就是要仙丹长生不老吗,给他就是了》

《如果秦始皇真的可以长生不老,世界早就被迷人的老祖宗统一了,我们也就不用那么辛苦的学习外语》

《确实,秦始皇有些可惜,死的早也就算了,刚刚建立的大一统皇朝到二世就灭亡了》

杭州古代百姓:感觉被冒犯到了。

苏轼:呀!我还发明了羊蝎子?听起来还不错的样子,就是不知道后世人会不会教制作方法。

苏辙:看情况有些不妙啊,哥哥被贬了一辈子,不过哥哥不用担心,有我在,问题不大。

苏轼好友: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好诗词,不愧是名垂青史的苏兄。

赵顼:古今第一大文豪当之无愧?后世对苏轼的评价这么高的吗?那看样子不能贬他了,免得朕留下千古骂名。

秦始皇听到自己‘活的时间太短了’暗道不妙,就在他想知道后续时,一句‘刚刚建立的大一统皇朝到二世就灭亡了’让他脸色大变。

不仅是秦始皇,在场的其他大臣也是神色巨变,满脸惊恐。

李斯和赵高紧皱着眉头,他们两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强大的秦王朝只传了两代人。

项羽:太好了,等秦始皇一死,我的机会来了。

六国贵族:暴秦二世而亡,真是一个好消息。

秦始皇怎么也不敢相信,他统一的天下没有千秋万世也就算了,居然只到二世就亡了。

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一点。

秦始皇脸色阴沉的低头沉思,在脑海中仔细分析后世人的话,提炼出有用的信息。

第一,后世人形容他为迷人的老祖宗,而且看样子对他非常推崇,这就说明他所做的一切被后世人认可。

第二,他活的时间太短了,就是不知道还剩下几年时间,能不能想办法改变这一切。

第三,后世人惋惜说要给他一颗仙丹长生不老,难不成后世有长生不老的仙丹?要是这样的话,不知道能不能想办法搞一颗。

第四,大秦二世而亡,莫非扶苏不适合当皇帝?他心中早已把扶苏当成接班人,现在看来,把大秦交给扶苏显然不合适,不过先看看天幕怎么说,希望能告诉他大秦二世而亡的详细信息。

到底是秦始皇,很快就从惊天噩耗中镇定下来,重新振作起来。

既然知道了这一切,只要应对得当,就能改变大秦二世而亡的结局。

他相信以自己的雄才大略能够改变这一切。

周围的大臣大气都不敢出,生怕惹恼始皇陛下。

正在寝宫观看天幕的扶苏,听到大秦二世而亡的消息,一下子懵住了。

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,可后世人说得明明白白,让他不得不相信。

他无比惶恐,心绪不宁,难道大秦是亡在他手上吗?

因为以目前的形势看,在父皇这么多儿子中,唯有他最出众,最得人心,不出意外的话,大秦下一代皇帝就是他。

可现在后世人告诉他,大秦二世而亡。

也就是说,大秦要亡在他手上。

想到这一点,扶苏满脸煞白,不敢相信大秦未来亡于他手。

看完制作东坡肉的视频,对于各个朝代古人的反应,苏晨是一概不知,他又继续刷起了下一个视频。

史上最强嫁妆,开启大汉帝国。一代战神霍去病用戎马一生铸就的神话诠释着: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。#帝国双壁#历史#卫子夫#卫青#霍去病

刘彻:大汉王朝,卫子夫,这说的是朕的事吗?卫青认识,这个霍去病是谁?嫁妆?难道这个霍去病和皇后有关系?对了,朕想起来了,好像皇后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辈就叫霍去病,等会问问皇后具体信息。既然后人说卫青和霍去病是帝国双壁,那想必霍去病也是厉害人物,先看看后人如何评价这两人。


苏晨刷完视频,看了看系统的激活进度。

两天不到,激活进度已经到20%,看来再有几天,系统就可以彻底激活。

一想到系统激活后可以走向人生巅峰,苏晨就颇为激动。

平复下躁动的心,苏晨又继续刷起了视频。

结果还是有关于历史的视频,可能近两天看历史相关的视频比较多,斗音就一直给他推送这方面的视频。

不过光看视频的标题,他还是非常感兴趣的。

历史上10位知名的落榜生#历史#历史故事

第一位,杜甫。

青少年时期的杜甫过着安定富足的生活,自小就十分好学的他也因为家庭原因得以接受各种文化的熏陶,这也对他日后的诗歌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。

杜甫成年后就独自一人来到江南游览大唐的名山大川,直到23岁才回到家中刚好赶上了乡试,就顺便报名参加。

杜甫依靠自己的才华如愿以偿的考中举人,随后他就背起背包前往洛阳参加进士考试。

为了此次考试,杜甫也准备很长时间,认为自己就算中不了状元也能拿个进士,然而满怀信心走出考场的他却榜上无名。

杜甫虽然非常失落,但他也没有太放心上,还去了齐赵之地,登上了五岳之首的泰山,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诗《望岳》。

12年后,杜甫再次参加考试,却依旧落榜,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,他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,但仍然毫无结果。

他客居长安奔走十年都不得志,还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和社会危机,这也让他的心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。

他将悲伤化作力量,为后世人创作了大量著名的诗篇,仕途上的失意也在无意间造就了诗坛上的泰斗。

《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,杜甫眉头一皱又补全半个乱世》

《杜甫的登高我愿奉为千古第一七律》

《李林甫误了杜甫一生》

《虽然天赋可能比李白稍差,但杜甫其实比李白更深刻,应该和个人性格与经历有关系》

《没有这些苦日子,也写不出千古名诗》

《喜欢杜甫胜过李白,那首石壕吏是百姓于乱世饱受战乱之苦的真实反映》

《杜甫一生都在写史,三吏三别真的我哭死》

《诗人说史诗,诗圣唯杜甫》

《有才华却过得这么惨,真是造化弄人,李隆基祸国殃民啊!》

大唐。

看着天幕上自己悲惨的一生,杜甫面色忧郁,内心深深的叹了口气。

他从小的理想就是报效国家,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。

为此,他参加科举,希望可以高中,进入朝堂。

可结果却名落孙山,无缘施展心中的抱负。

他这些年积极准备科举,就想着下一次可以高中。

但现在后世人告诉他,准备了12年,却依旧落榜。

这种知道自己最后命运的结果并不好受,让他的心情万分失落。

本来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已经够悲伤了,结果后世人告诉他更悲伤的还在后面。

他看了一下后世人的言论,已经基本确定他的后半生在乱世中渡过。

这让他不敢相信,大唐现在如日中天,怎么一下子就要进入乱世呢?

他回想起后世人对大唐陛下的评论,说是陛下要是早点死就好了。

如今看来,他好像明白了什么。

估计在他的晚年,陛下治理下的大唐出现重大危机,令大唐烽火连天,百姓饱受战乱之苦。

他有些明白后世人说他补全半个乱世的意思。

李白的半个盛唐,他杜甫的半个乱世。

仅仅从这点就可以看出,他晚年经历了怎样一个乱世。

得知这些,令他心中更加悲痛。

屡次落榜就已经够让他悲伤的,现在看来这还只是开胃菜,真正的苦难还在后面等着他。

此刻,他心里很苦,他不想说话。

不过唯一让他苦中作乐的是知道自己被称作诗圣。

诗圣两个字的份量很重,足可以看出他以后的才华有多么浓郁。

能够名垂千古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,他还是很欣慰自己的名字能够流芳百世。

不过一想到他是因为在乱世中创作大量悲伤基调的诗歌而青史留名,他欣慰的笑容中不禁掺杂了一丝苦涩。

和创作诗歌相比,他更愿意入朝为官施展心中的政治理想。

可如今看来,他一生都没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。

李白很是感慨杜甫的遭遇,连连叹息。

半个乱世虽然仅仅只有四个字,但他看到了子美兄后半生凄惨的境遇。

对此,他也无能为力,这不是他可以改变的。

不过他暗下决定,等下次遇到子美兄,一定和子美兄多喝几杯。

看到杜甫悲惨的后半生,李隆基的眉头紧皱。

尤其是半个乱世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,这样的字眼令他格外扎心。

杜甫的名字,他是听说过的。

他记得很清楚,杜甫之前创作出才华横溢的《三大礼赋》献给他,他当时是想赏赐给杜甫一官半职的,可最后李林甫阻拦,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现在后世人说杜甫的晚年很悲惨,饱受乱世之苦。

再结合后世人对他的评价,说他活得太久的。

他已经大致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事了。

他有些不敢置信,现在的大唐如日中天,怎么后面就成乱世了呢?

半个盛唐,半个乱唐,差别也太大了吧!

他很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,导致大唐出现如此巨大的危机,令大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。

这一刻,他内心惶恐。

尤其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导致盛唐变乱唐,就令他更为恐惧了。

过了好久,他才慢慢平复下恐慌的情绪。

现在想这么多是没用的,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找出乱世的根源,然后把根源扼杀在摇篮里。

至于根源是什么,他相信后世人会告诉他答案的。

他早就已经看出来了,天幕播放的大多数是关于历史的视频,迟早会讲到他的开元盛世由盛转衰的原因。

随后他又注意到后世人对杜甫很高的评价。

既然后世人评价杜甫为诗圣,足以说明杜甫的才华横溢,是一个可以重用的人才。

既然如此,那就把杜甫叫来,给个一官半职。


为什么说养猫的人睡觉不敢露脚,这回首掏的速度!#记录猫咪日常#傻猫的日常#你的猫孩子也是这样玩吗

画面中主人躺在床上,把脚藏在被子里,一旁的小花猫不停的往被子里掏。

《为什么猫都喜欢攻击脚》

《哎……自从养了猫,洗完澡再也不敢裸着满屋子走,几十年的裸睡更是戒了》

《猫猫,来我家,我让你摸,滚过来,求你了》

《宠物医生10年,猫咪如果经常这样,一定要重视起来,这是海诺斯症状,千万不要觉得好玩》

《那一天忘记盖脚,结果就是去了一千》

《太真实了,为啥啊,它不嫌臭吗》

《怀疑我家猫咪是足控》

《要知道,单单是摸,还不至于这么恐惧,它不光摸,它还掏,不光掏,它还挠》

《在我前面露脚也是这个下场》

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它好像疯了一样狂掏被窝》

《只要身体有一点没盖住,它就默认那不是我的,是它的玩具,哦,除了我的脑袋,可能在它的眼里,脑袋就代表了我,盖被子等于和脑袋断开了链接》

《我家猫咪经常蹲在床上等我露脚》

《然后你就是陪朋友看恐怖片,他家的猫突然来抓你的脚,那一刻我已经死了好几回》

《我一直以为我家的猫有神经病,我睡觉露脚就掏我,看了这个视频才知道它除了掏还咬》

《我家的猫,天天扣我落出来的脚底》

《我直接一个雷欧飞踢》

《把脚当老鼠了》

嬴政:这猫咪好可爱,只是可惜了,朕的大秦没有猫咪,要不然朕也想养一只玩玩。

刘彻:撸猫哪有撸狗让人开心。

刘秀:这猫咪和上次波斯进贡的品种好像啊!

李世民有些搞不懂为什么会有人喜欢高冷的猫,喜欢狗多好了,不仅忠诚,而且还亲近主人,会对着主人摇尾巴。

并且看样子,后世喜欢猫的人还不少。

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,后世人的生活条件不是一般的好,居然会送生病的猫去看大夫。

武则天看着天幕上的小猫咪玩乐,不禁手痒痒。

于是乎,她立刻让人去把猫房里最漂亮的那只猫咪抱来。

不一会儿的功夫,小太监抱来一只全身雪白的波斯猫。

武则天连忙接过来抱在怀里,一边撸猫,一边看着天幕。

她的波斯猫可比天幕上的小花猫漂亮多了。

陆游:撸猫和爱国,二者可兼得。

陆游看到天幕上的小猫咪,当即爱心泛滥,恨不得抱着亲一口。

谁不知道他平日里素爱撸猫,看到猫咪都走不动路。

看到后世人这么喜欢猫咪,他也感到开心,仿佛找到了知己一般。

手痒难耐的陆游当即就让下人把狸奴抱来,他要抱在怀里好好撸一撸。

或许是心有所感,陆游撸着猫咪诗兴大发,当即作诗一首。

“风卷江湖雨暗村,四山声作海涛翻。”

“溪柴火软蛮毡暖,我与狸奴不出门。”

“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”

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”

大明嘉靖:上朝不如撸猫,猫比爱妃还好!

嘉靖颇为赞赏的看着天幕上的后世人,没想到后世人也这么有品位,和他一样喜欢猫。

直到这一刻,他才明白过来,原来猫咪都喜欢挠脚。

记得他之前晚上睡觉经常让猫咪陪伴,有时候半夜总感觉脚有动静,醒来一看是他的爱猫在挠脚。

之前一直不明白,还以为爱猫有什么怪癖。

现在总算是清楚了,这是正常现象。

晚晴张之洞:猫屎怎么会脏?我主子爱往哪儿拉就往哪儿拉!

张之洞看到后世人也这么喜欢猫,有一种找到同道中人的欣慰感。

周围的亲朋好友都知道他喜欢猫,有的人非常不理解,认为他对猫过于宠爱。

但他觉得没什么,猫咪那么可爱,宠爱一下怎么了。

看到天幕上的猫咪过分可爱,猫兴大发的张之洞火急火燎的朝着卧房走去。

卧房有他亲自喂养的数十只猫,有一会儿没见了甚是想念。

张之洞刚一来到卧房,就看到一只猫咪在书上拉屎,于是立即上前拿着手帕擦干净,也不觉得脏。

一边擦着,一边不忘嘱咐旁边的仆人。

“猫虽然到处拉屎,但是你们可不能打它骂它呀,猫懂什么啊?猫又不是人!但要是人到处拉屎,那就不能宽恕了!”

你看过的吃过的羊都是牛?马牛羊傻傻分不清了!#知识合伙人#我是不白吃

看到视频标题的那一刻,各朝各代的古人全都愣住了。

羊都是牛?

无数古人都凌乱了,感觉后世人把他们当白痴。

羊和牛这完全是两种动物,他们还是分得清的。

你敢相信,羊,其实是一种牛。

我读书少,你别骗我,难道我还分不清涮羊肉和涮肥牛吗?

牛羊头上都长着两个不分叉的空心角,牛蹄子有两瓣,羊蹄子也有两瓣。牛反刍,羊也反刍。牛有四个胃,羊也有四个胃。还都能做成老北京爆肚。牛有牛奶,羊有羊奶。唯一不同的是,羊肉很膳。

其实生物学上根本就没有羊这一科,所有的羊在生物学上都属于牛科,什么黄牛牦牛野牛山羊绵羊喜羊羊其实都是牛。

在生物学上,想分清羊和牛,还真的有点难。比如蓝牛羚属于牛族,但是看起来完全就是一只强壮的羊,麝牛明明看起来就是一只牛,但这货居然属于牛羊族,翻译过来就是像牛一样的羊。更诡异的是,非洲的角马,这货完全不是马,而是一只长相诡异的羚羊,当然,最后还是一只牛。

羊就是一只紧凑级自带诡异体香的小型牛,我是不白吃,我真是太有文化了。

《等于说我在吃羊肉卷的时候是在吃牛肉卷》

《角马=牛马?》

《喜牛牛与灰太狼》

《喜羊羊:你礼貌吗?》

《勇敢羊羊,不怕困难》

《诡异体香》

《长知识了》

《怪不得喜羊羊电影最开始是牛气冲天》

《其他十个生肖:我不服,凭啥这玩意换个名字能占两个位置》

嬴政:后世人没在开玩笑吗?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说羊就是牛的,怎么看都有些离谱。

各朝百姓:我们没有读书,可不要骗我们,羊和牛还是分得清的。


第五位是唐玄宗,唐玄宗名李隆基,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。

由于从小于危难中成长,更深知百姓疾苦,所以他在登基大宝后,仁义治国,礼贤下士,赏罚分明,不滥用刑法,不包庇亲人,广开言路,善于听取意见,减轻百姓负担,减少税收,重视文化和科技,使得唐朝人才辈出。

政治的清明导致经济与文化的飞速发展,以至天下富庶,在开元年间出现了空前的盛世景观。

正是出现了开元盛世,朝中大臣们纷纷上书,请唐玄宗东至泰山封禅,李隆基在一番谦让之后也坦然接受,于开元13年到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。

大队人马到达泰山之西时,突然狂风大作,顿时队伍乱作一团,封禅使急忙打了圆场,才让众人安下心来。

可是,不料到了晚上突然狂风又起,令李隆基不禁开始坐立不安,他虔诚的向上天祷告。

或许是上天知道他为国为民,亦或者他的祷告起了作用,不再狂风大作,也顺利完成了封禅。

第六位是宋真宗赵恒,宋朝第三位皇帝,说到封禅的皇帝中,最不应封禅的当属他宋真宗。

其余几位皇帝封禅都是有功绩在身,而他宋真宗却安守一隅,打不过辽国,驱除不了外辱,还签订了侮辱性的檀渊之盟。

最令人不齿的是,赵恒竟然认为他做了一桩自傲的功绩,骄傲自得。

然后有一位谄媚臣子向赵恒进言,让他举行封禅大礼,本就好大喜功的赵恒怎能不动心,于是欣然同意。

赵恒即于十月初正式就道东行,文武百官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向泰山而去,经过17日的长途跋涉到达泰山,山下斋祭三日,登上泰山,完成祭天大礼后,第二日举行祭祀地神之礼,再然后就是一系列的庆祝活动,前前后后花了几十天的时间,在泰山举行了一连串的闹剧,而赵恒也成为了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的皇帝。

正是由于宋真宗的不耻行为,让后世历代皇帝都不屑与之为伍,泰山封禅似乎成为了一个笑话。

于是自赵恒之后,没有皇帝再举行封禅大典了。

《唐玄宗主要还是活太久,要是早点死的话,现在的评价绝对提升一大截》

《以开元盛世来说李隆基完全够资格,可惜后期膨胀了》

《此时是中国古代巅峰时刻,也是李隆基功绩巅峰的时刻》

《宋朝就没有一个有资格上泰山封禅的,赵匡胤都不行,差太多了》

《我只能说宋真宗一己之力拉低了封禅的水平,让泰山逼格一落千丈》

《终于来了,泰山封禅的耻辱》

《要不是封禅泰山被宋真宗搞臭了,后世洪武永乐等一代雄主也可封禅泰山》

《秦始皇:就是你小子搞得后代皇帝都不敢封禅的?》

《宋真宗:家人们,让我把泰山封禅的档次给你们打下来》

《泰山:完了,这会是真完了,赵恒这崽种》

《宋真宗:总有人叽叽喳喳,拿我寻开心》

《要不是宋真宗整了这个货,现在泰山上估计全是乾隆盖的章》

《要是宋真宗一路打穿辽上京,那他确实可以泰山封禅,但可惜,他甚至连檀渊之盟都不敢亲自去签》

《宋真宗才是最聪明的,他要是晚两天去封禅,泰山就成别人的地盘了》

《宋真宗真是千古明君啊,知道封禅劳民伤财,自己去了以后的皇帝就不屑再去了,属于是造福后代了》

《泰山:家人们谁懂啊,下头的宋真宗》

《宋真宗泰山封禅唯一受害人,朱元璋》

《宋真宗封禅的时候据说朝廷大臣都差点笑死了》

大唐。

李隆基:朕就知道又要挨骂了,一介绍朕就说什么活太久,恨不得朕早死的。后面发生了什么事倒是告诉朕啊,朕也好早点做准备啊,除了骂朕什么有用的信息都不说,这让朕怎么应对,朕岂不是白挨骂了?

尽管他早有心里准备,但看到后世人诅咒他早点死时。

他还是破防了,整张脸十分难看,阴沉无比。

任谁被辱骂早点死都会愤怒的,更何况他这个帝王。

在平时,他身为大唐的皇帝,谁对他不恭恭敬敬的?谁敢诅咒他早点死?根本就没有人有这个胆子。

可现在呢,这两天他已经不知道被后世人骂过多少次了。

只要天幕上有关于他的介绍,他少不了要挨一顿骂。

可骂就骂吧,你倒是告诉朕原因啊!

什么都不说,他都不知道后面到底出了什么变故,以至于后世人如此诅咒他。

愤怒的同时,他心头阴云密布,有一丝恐惧在心头蔓延。

就凭这么多后世人骂他,他大致也能猜得到一些原因。

估计是他执政后期出现了重大错误,导致大唐帝国陷入危局,开元盛世急转直下,甚至很有可能出现全国动乱的局面。

也只有这个可能性,才会使得后世人诅咒他早点死。

可他怎么也想不通,如今开元盛世被天下臣民称赞,还有什么样的危机隐藏在暗中?

如今的大唐盛世歌舞升平,百姓安居乐业,他完全没有发现隐藏在开元盛世表面下的暗流涌动。

肯定是有什么遗漏的地方,而且还是很大的危机。

他不禁低头深思,回忆平时有哪些疏漏的地方。

可思考了半天,他也没有头绪。

他此刻多么希望后世人能告诉他一些有用的信息,哪怕为此多挨几顿骂也心甘情愿。

相比于解决大唐的危机,多骂骂他也就不算什么了。

他抬起头看着天幕上关于泰山封禅的介绍。

原先的历史中,他带领群臣去泰山封禅。

但现在,这段历史将要改写了。

因为他已经打定主意,不再去泰山封禅。

之前他的确有想去泰山封禅的打算,并且再过不久就和大臣商议泰山封禅的相关事宜。

毕竟他开创了大唐盛世,有资格去泰山封禅。

但现在,他不这么想了。

一是此时的大唐有巨大的危机,他必须找出隐藏在暗中的危机并解决,根本就没有时间精力去泰山封禅。

二是大宋的宋真宗直接拉低了泰山封禅的逼格,他要是去泰山封禅的话,心里多少有些膈应。

他已经从后世人口中知道了宋真宗檀渊之盟的事迹,当然不屑再和宋真宗一样去泰山封禅。

和敌人签订丧权辱国的檀渊之盟,每年给敌人大量的金银财宝,就是这样一个货色,居然还好意思去泰山封禅。

他很好奇宋真宗赵恒的脸皮怎么这么厚,怎么有脸去泰山封禅的。

北宋。

看到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,赵匡胤整个人呆在原地,如遭雷击。

此刻他心头大乱,不能接受这个现实。

赵恒是弟弟赵光义的儿子,现在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,这岂不是说第二位皇帝是赵光义吗?

他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?

不,这一定不可能,这其中肯定有问题。

他自己有儿子,怎么会把皇位传给赵光义呢!

后面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,导致皇位落到赵光义手中。

在大宋王朝建立之初,他确实有把皇位传给赵光义的想法。

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局势不稳定,为了宋朝大局考虑,他不得不把赵光义选为大宋的继承者。

在大宋建国之前的五代十国时期,短短五十年就换了20个皇帝。

皇帝之所以换这么勤,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选好接班人,接班人要么太小,要么太弱,导致皇位被夺,改朝换代。

而他的大宋刚刚建立,不管是外部局势,还是内部局势,都不安稳。

为了找一个有能力,镇得住场子的接班人,他把目光投向自己的亲人。

而自己的两个儿子,一个年纪小,一个能力不足。

所以为了国家大局考虑,避免改朝换代的事情发生在赵宋身上,他把年富力强,能力出众的赵光义选为接班人,这样的局面只是建国初期迫于无奈的结果。

但是,随着大宋江山越来越稳固,当他已经能完全坐稳江山,通过杯酒释兵权解决禁军将领可能造成的威胁,江山已经安安稳稳,不会轻易失去的时候,他的心思就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。

既然江山已经如此稳定了,那么就不需要赵光义了,就算把江山传给儿子也没什么问题,不会出现大的动乱。

除了大宋江山稳定这个原因,还有一个原因让他想要改换接班人。

那就是赵光义在担任开封府尹的时候,大肆培植势力,每次出行前呼后拥,那场面比他出行都不遑多让。

所以,他不想再把皇位传给赵光义,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放心。

为了把皇位顺利传给儿子,他做了两方面的安排。

一是慢慢削弱赵光义的势力,另一个就是慢慢培养儿子。

削弱赵光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需要温水煮青蛙慢慢来。

毕竟赵光义跟着他打下这片江山,在军中还是有一些威望的。

而且之前把赵光义选做接班人时,就把开封府尹的位置给了赵光义。

大宋的都城就是开封,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,就相当于储君的待遇。

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这么多年,已经培植了不少属于自己的势力。

因此,此时的赵光义已经慢慢做大,需要花费时间一步一步削弱。

当时按照他的预想,最终是完全可以把皇位安安稳稳的交到儿子手中。

可现在后世人告诉他,赵光义成了大宋第二位皇帝。

看来后面肯定是出了什么大事,才导致皇位落到赵光义手中。

难不成是赵光义学李世民弑兄吗?

他越想越觉得可能。

毕竟除了赵光义造反,他实在想不到皇位怎么到了赵光义的手里。

此刻他的心中思绪万千,迅速思考对策。

赵光义肯定是要除掉的,他要把皇位顺顺利利传给自己的儿子。

不过赵光义已经做大,想要除掉还需要花费一些心思。

但他不着急,既然已经知道赵光义造反,只要多加提防,再慢慢对付就行。

他还是非常有自信可以除掉赵光义的。

直到这个时候,他总算明白过来,为什么大宋后面的皇帝那么窝囊,一点都不像他。

原来都是赵光义的种,怪不得没有他一丁点的勇猛。

看到大宋后面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,更加坚定了他要除掉赵光义的决心。

他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,可不想被窝囊废糟蹋成这样。

宋真宗赵恒:朕就知道会这样,如果铺天盖地的一片骂声。

在天幕说到泰山封禅的六位帝王时,他就已经预料到后世人又要嘲讽自己,如今看来果然如此。

反正他已经看出来了,后世人只要说到大宋,就少不了对他的辱骂讽刺。

此刻他的心很累,深深的叹了口气,后世人根本就不懂他。

大宋和辽国长达25年的战争,让大宋多少将士死去,给大宋带来了多么沉重的灾难。

他也是为了大宋的和平稳定才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的。

他为了大宋百姓和平安宁,和辽国结为兄弟之国怎么了?后世人至于这么辱骂他吗?

他不过每年给辽国一些金银,就可以给大宋带来和平,这么好的买卖为什么不做?

和每年与辽国大战所花费的军费相比,这些金银简直不值一提。

花费不足军费百分之一的金银就可以给大宋带来和平,他如此大的功绩去泰山封禅理所应当。

事实证明,签订檀渊之盟后,大宋和辽国就再也没有打仗了。

他给大宋带来和平,给天下百姓带来安宁,难道不好吗?

就因为他签订檀渊之盟,没有和辽国硬刚,后世人就对他大加嘲讽,他对此非常不满。

在他看来,后世人就属于站着说话不腰痛。

打仗是要死很多人的,他大宋的好男儿死再多不心疼是吧!

他相信要是把那些嘲讽他签订檀渊之盟的后世人拉去和辽国打仗,保证那些后世人跪求他去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。

他和辽国签订檀渊之盟,他大宋的百姓都没有抱怨,哪里轮得到后世人多加指责。

想到这里,他已经可以心如止水的面对后世人的嘲讽。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